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京津冀交通新“蓝图”,民众出行将现八大变化

中新网  2015-12-09 09:16

[摘要] 到2030年,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有力支撑。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已正式印发。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也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基本前提。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将展现新“蓝图”

2020年多节点、网格状区域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根据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将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的思路。

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任虹说,到2020年,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城际铁路主骨架基本建成,公路网络完善通畅,港口群、机场群整体服务水平、交通智能化、运营管理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建成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保障条件。

到2030年,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提供有力支撑。

按照规划,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将展现这样的图景:

——区域内快速铁路覆盖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高速公路覆盖所有县城,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的“1”通勤圈,京津保唐“1交通圈”,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1.5通达。

——建成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5个性综合交通枢纽。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换乘时间不超过10。

——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客运联程联运、主要城市之间实现交通“一卡通”。农村客运班车实现定线定点、全线定时。

“四纵四横一环”网络化格局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巡视员于胜英说,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将推进“单中心放射状”通道格局向“四纵四横一环”网络化格局转变。

“四纵”,即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九通道、京承—京广通道。沿海通道连接秦皇岛、唐山、天津(滨海新区)、沧州(黄骅)等四个沿海港口城市,是重要的港口集疏运通道,也是环渤海城镇和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京沪通道连接北京、廊坊、天津和沧州,是京津同城化发展的主轴,也是北京重要的出海通道;京九通道连接北京、北京新机场、廊坊、衡水,是京津冀沟通华中、华南地区的交通动脉;京承—京广通道纵贯京津冀地区,连接承德、北京、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是京津冀沟通东北、华中及以远地区的交通动脉。

“四横”,即秦承张通道、京秦—京张通道、津保通道和石沧通道。秦承张通道连接秦皇岛、承德、张家口等京津冀地区北部城市,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出海通道;京秦—京张通道连接秦皇岛、唐山、北京、张家口,是京津冀联系西北、东北地区的交通动脉;津保通道连接天津(滨海新区)、霸州、保定,是京津冀中南部地区的重要通道,也是天津港的重要疏港通道;石沧通道连接石家庄、衡水、沧州(黄骅),沟通京沪、京九、京广三大通道,是黄骅港的重要疏港通道。

“一环”,即首都地区环线通道,有效连通环绕北京的承德、廊坊、固安、涿州、张家口、崇礼、丰宁等节点城市,缓解北京过境交通压力。其中,以北京新机场开工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东南半环廊坊、固安、涿州等城市的交通联系。

“轨道上的京津冀”跃然纸上

根据规划,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主要任务有:

——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重点建设京津冀区域城际铁路网,连接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在线路规划范围内10万及以上人口的城镇设站。推进建设北京市、天津市市域(郊)铁路,适时启动石家庄市市域(郊)铁路规划工作,形成中心城市连接周边卫星城、新城的大容量、换乘顺畅的轨道交通系统。

——完善公路交通网。加快推进首都地区环线等区域内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打通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构建连接县城、新城以及重要产业聚集区等节点的高速公路网

——构建现代化的津冀港口群。推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拓展河北省港口临港工业、现代物流等服务功能。鼓励津冀两地港口企业跨行政区投资、建设、经营码头设施。

——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枢纽。加快北京新机场建设,显著提升北京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增强天津滨海机场区域枢纽作用,建设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充分发挥石家庄正定机场比较优势,逐步培育成为区域航空枢纽。

——发展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推动北京、天津、石家庄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以上,保定、唐山等大城市中心城区公交出行比例达到50%以上;中等城市中心城区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0%以上。

——打造平安交通、绿色交通。统一京津冀地区机动车注册登记、通行政策、动车排放标准、油品标准及监管、老旧车辆提前报废及黄标车限行等政策。

未来京津冀地区民众出行有望出现至少八大变化。

变化一:轨道交通更高效便捷

规划提出,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重点建设京津冀区域城际铁路网,连接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在线路规划范围内10万及以上人口的城镇设站。

强化干线铁路与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效衔接,构建内外疏密有别、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网络,着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变化二:公路出行将再无“断头路”

规划提出,完善便捷畅通公路交通网。加强三省市协作联动,加快推进首都地区环线等区域内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打通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

提升国省干线技术等级,全面消除跨区域国省干线“瓶颈路段”,加强省道省际接口处技术等级对接。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巡视员于胜英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底京津冀地区内“断头路”将全部开工,有的项目会在明年开通,晚的会在2017年开通。

变化三:航线航班安排将更合理

规划提出,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枢纽。加快北京新机场建设,增强天津滨海机场区域枢纽作用,充分发挥石家庄正定机场比较优势,逐步培育成区域航空枢纽。

优化区域航空资源,鼓励三地机场、航空公司调整优化运力部署,合理安排航线航班。

变化四: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提高

规划提出,发展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加快公交专用道建设,实现连续、成网。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线网密度、站点覆盖率,推动北京、天津、石家庄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以上,保定、唐山等大城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50%以上,中等城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40%以上。推动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重点城市的“公交都市”创建活动。

变化五:2017年实现交通“一卡通”

规划提出,提升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打造京津冀区域交通智能化示范区。推进三地道路客运售票系统联网,推动城市常规公交、轨道、出租车等交通“一卡通”。

于胜英向中新网记者透露了相关时间表:到2017年京津冀主要城市之间要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目前已经启动相关工作,进展顺利。

变化六:交通方式实现“换乘”

规划提出,实现区域一体化运输服务。提升客运便利化水平,鼓励采取开放式、立体化方式规划建设综合客运枢纽和发展停车换乘(P+R)交通模式。

加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干线公路、机场与城市轨道、地面公交、市郊铁路等设施有机衔接,实现“换乘”。

变化七:自行车等出行环境将改善

规划提出,要有效引导小汽车的合理使用,切实改善自行车、步行等非机动化出行环境。

加强精细化交通组织,推广设置潮汐车道,试点设置合乘车道,节约道路和车辆空间资源。

变化八:机动车通行政策将统一

规划提出,发展安全绿色可持续交通。统一京津冀地区机动车注册登记、通行政策、排放标准、油品标准及监管、老旧车辆提前报废及黄标车限行等政策。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廊坊房天下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