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县域面积大、经济实力不强是制约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大“短板”。行政区划调整后,主城区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极大增强,发展优势更加凸显,“中部隆起”产生的龙头带动作用和对县域经济的辐射能力更加凸显。
县域面积大、经济实力不强是制约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大“短板”。行政区划调整后,主城区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极大增强,发展优势更加凸显,“中部隆起”产生的龙头带动作用和对县域经济的辐射能力更加凸显。
行政区划调整后,随着藁城区、鹿泉区和栾城区成为省会主城区,核心区的经济总量由1092亿元增加到2064亿元,翻了近一番;财政收入由295.3亿元增加到393.5亿元,增加近100亿元,这也意味着,主城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将更变得更强,对县域经济的扶持能力也将得到提升。随着“中部隆起”步伐的加快,中东西三大区域良性互动、功能协调配套、要素优化配置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新格局也将日渐成型,从而带动省会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来自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老城区”几乎100%实现了城镇化,而鹿泉、栾城和藁城的城镇化率不足50%。藁城、鹿泉和栾城成为区后,城镇化的进程将得到进一步提速。也就是说,之前由于市县两级规划建设不统一,基础公共设施,尤其是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投入不平衡的局面,都将随着区划调整得到改善。
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藁城、鹿泉、栾城由原来的县市变为省会的主城区,它会给未来的发展带来哪些深远影响呢?而在这其中,一个大的红利,就是使得省会可以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安排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聚集更多优质产业,真正使石家庄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京津冀经济圈第三极。同时,也会进一步增强主城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省会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
打开全新的行政区划图,我们看到了全新的发展空间,藁城总面积为836平方公里,鹿泉总面积为603平方公里,栾城总面积345平方公里,三者相加,市辖区面积增加1700多平方公里,核心区经济总量将由1092.1亿元增加到2064.4亿元;财政收入将由295.3亿元增加到393.5亿元。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化,更将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为加快省会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除了快马加鞭,强强联合更是本次区划调整的一个重要特点。按照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中部隆起为目标,我市已经在产业规划,发展路径上,奠定了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基础,而区划调整,将打破原有的行政界线,开启另一个化学反应。打开今年各地已经制定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单,我们看到,藁城全年计划投资为226.3亿元,增长18%,鹿泉为297.1亿元,增长17.5%,栾城为173.4亿元,增长18%,与此同时,区划前的市区计划为2155.4亿元,平均增长为16.5%。值得关注的是,同样是高速增长,但藁城、鹿泉、栾城的主攻方向是高新技术产业,区划前的市区则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
区域协调发展的红利还不止如此。一个更大更强的市区,将会以更加蓬勃的动力,肩负起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的作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