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中国正为房地产“料理后事”

东方财富网  2014-05-19 08:48

[摘要] “土地财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即便各地取消限购,国家信贷政策放松,国家用尽全力救市,最多也只能换来两年的房地产繁荣。而且,这种打激素的繁荣,未来需要“摔更大的跟头”来还。

“土地财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即便各地取消限购,国家信贷政策放松,国家用尽全力救市,也只能换来两年的房地产繁荣。而且,这种打激素的繁荣,未来需要“摔更大的跟头”来还。管理层看得非常清楚,所以他们到现在都没有放松信贷。地方政府的运作和民生投入,这些年来相当程度上依靠土地财政,这个模式结束后,就需要开辟新的财源。西方成熟的模式摆在那里,这就是房地产税。

有人说是为了建立房地产长期调控机制,有人说是为了反腐败,这些作用当然都会有,但只是附属功能,主要目的是为开征房地产税做准备,为地方政府解决“长期饭票问题”。在美国,地方政府基本上依靠房地产税运作,他们甚至采用倒推方式来计算每个家庭的纳税额。比如一个地方政府2014年需要20亿美元运作,那么辖区内持有房屋的纳税人按照房屋价值,均分这些税金。

通过房地产税,固然可以解决未来的税收缺口。但房地产大跃进结束后,中国经济之车谁来拉动?这就需要启动实业,因为这才是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中国成为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发挥无形之手的作用非常关键。此外降低全社会的融资成本、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是重中之重。

为什么这些年“中国制造”、“中国服务”竞争力衰退?融资成本太高,汇率高估,是两大最重要原因。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在清华五道口金融论坛上直言不讳地说:“公众拿钱到一家银行购买预期率为8%的理财产品,这家银行再加三个点,以11%的利率走通道业务,通道业务的特权机构再加三个点,就进入实体,利率在14%左右,这种层层加水,每个环节都扒皮加码的做法,直接抬高了实体经济的成本”。

其实,能在这个价格上拿到资金的企业,还是有规模资信好的企业,很多中小企业只能依靠高利贷“赌未来”。在这种背景下,企业怎么能健康发展?

资金成本高仅仅是一方面,更为要命的是中国企业的整体负债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大概相当于年GDP的125%到150%之间,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到4倍。在高负债率和高利率的夹击下,一家家企业正在猝死,并将风险传递给银行、信托和普通居民。

化解高利率和高负债率,只有一个办法——启动股市。老办法是政府出利好,调动国有背景的券商、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甚至是社保基金来配合,炒高股价,引来股民,发行股票。

但这种玩法被证明效果不佳,因为股市被激活之后,能来发行股票的除了低效的国企,就是有背景的企业,这等于请他们来瓜分国有资产和民脂民膏。那怎么办?只有推行IPO注册制。

注册制的意思是说,一家企业如果想上市,就请中介来审核你的报表,然后提交给证监会和交易所。证监会和交易所只看你的材料是不是规范,该披露的内容有没有披露,而不负责鉴别真假,然后你就可以上市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廊坊房天下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